您的位置:首页>企业 >
  • 广东汕头提出四条路径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021-07-08 15:37:33 来源: 南方日报

汕头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激活转型意识

让中小微企业 “敢转”“愿转”

7月6日,《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发布,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四条转型路径,包括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成应用创新,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以此来夯实工业软件、智能硬件及装备、平台、网络、安全等基础,以应用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

根据方案,汕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将更加清晰。作为全省五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区之一,汕头早在2018年就开始以工业互联网为抓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集群数字化试点,推动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并打造了一批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希望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来推动汕头更多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汕头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坦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显得更为迫切。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将激活传统中小微企业的转型意识。

智能化气息充满工厂车间

广东美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联新材”)是色母粒行业里第一家上市企业,同时也是国内色母粒行业领头羊。公司拥有多条国际先进的塑料色母粒生产线,能有效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打破外资企业垄断行业市场的局面。上市之后,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和延长产业链,产品线从色母粒向上下游扩展,延伸至熔喷布等产品,因此对设备信息化升级以及精细化管理诉求不断提高。

美联新材信息管理部经理周裕愷告诉记者,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快速反应与低效协同的矛盾愈发明显,同时人力资源成本不断增加,单一的信息化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大多用手工或邮件记录,查询管理困难,也缺乏过程记录,业务难以延续,企业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管理难、响应滞后等弊端,大量时间浪费在沟通与重复工作。

“建立信息平台,借助工业互联网,高效协同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人与人的衔接已迫在眉睫。”周裕愷说,2018年,美联新材成立了信息管理部,加速企业信息化前进的步伐,采用工业互联网技术搭建集生产过程监测、生产计划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物料管理、设备管理、综合展示为一体的生产运行综合信息平台,并加大对设备技改的投入,从投料、生产、打包环节,都逐一用设备替换,实现机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记者实地走访美联新材的生产车间,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偌大的车间,庞大的制造设备在数字化系统控制下执行全自动生产,工作人员实时查看电子显示屏上的生产数据,确保设备运作正常。整个车间,仅有5名工人。“全自动生产线,相比老的生产线,产能增加了不止一倍。”周裕愷说。

数字化还体现在小小的二维码上。在车间仓库,记者留意到一摞摞产品上,贴有二维码标签。周裕愷说,过去发货,需要仓库人员手动清点库存,然后发单,电脑审核,再确认出库,整个流程长,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企业实行产品条码化管理后,可实现产品全程追溯,入库出库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有助于帮助仓库人员实时掌控对应物料货品的位置,确保数据及时精确。

数字化转型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周裕愷说,通过全流程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及分析能力提升,有效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产量和质量,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通过工业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构建安全体系网络,实现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人与人的互联协同,使公司多厂区能够协同作业,提高了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并加快与上下游的联动,为本行业产业链协同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领导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让设备、数据说话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芳家化”)是我国知名日化上市企业,其数字化转型之路,同样别具特色。据拉芳家化物流总监陈嘉炜介绍,公司在2017年确定了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后,将“信息安全”放在了首位,组建信息化团队,并自建信息化平台,自主开展安全技术的开发。

2018年,拉芳家化开始进行产线智能化改造,引进MES系统(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前后端设备连接,进而打通从订单下单、生产执行到汇报入库的全流程数据,让生产过程可视化;又以“一物一码”为依据,完成了主要产线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改造,实现车间全自动线上生产数据扫描采集并上传到云端服务器。陈嘉炜说,这是“让设备会说话”的过程。

2019年,在原有信息化基础上,拉芳家化继续对系统进行升级,利用ERP系统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化采集监控管理,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转化为进阶的数据,让工厂的管理方式从办公室延伸到工厂现场作业的层面,减少管理盲区,让管理更全面、更高效,从而进一步促进管理的精细程度,实现精益生产。

陈嘉炜举了个例子,过去他们只能获悉产品良率是99.5%,却无从得知0.5%的不良率是由于哪一台设备或者哪个流程出了问题。如今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提取到进阶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甄别是哪些流程出现了问题,从而能精准完善流程或工艺。

“这是数据说话的过程。”陈嘉炜举例,通过大数据掌握了市场发展趋势后,各环节数据的打通,让柔性化生产成为可能,通过不同设备组合方式来完成不同品种的批量生产任务,这样既可满足客户多样化要求,实现从库存生产转变到按订单生产,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生产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微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需要基础,很多企业代表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水平不高,巨大的数字化投入对很多盈利能力有限的小企业是重负。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发挥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示范的同时,也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和技术供给下沉力度等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家对数字化的认识,让中小微企业“敢转”“愿转”。

在陈嘉炜看来,当前汕头的中小微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要先实现作业标准化。“先把无序的生产流程标准化,再实现自动化,接着实现信息化,最后是数字化。”令陈嘉炜颇为自豪的是,公司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无形中也锻炼了员工自我学习成长的能力。一个个“码农”经过数字化洗礼,成为既懂编程、系统开发,又懂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公司宝贵的财富。(记者 余丹 蔡旭英)

关键词: 广东汕头 四条路径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