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企业 >
  • 四野牧业成功注册培育52项专利、商标 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2-07-05 09:49:43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记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采访获悉,在自治区工商联引导下,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野牧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行益生菌+生态养殖模式,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合体,联农带农,铺就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2021年,四野牧业已将标准化模式在广西、云南、贵州、内蒙古、海南等10个产业基地推广实施,在全国带动肉牛养殖存栏超5万头,市场交易活牛超13万头,年回收加工秸秆50.5万吨,带动128家合作社、3万余农户通过秸秆回收和参与肉牛养殖产业增收超10亿元,公司全年销售额突破41亿元。

矿转农牵着牛鼻子打响品牌

据四野牧业董事长伍关宗介绍,2014年,他带领原公司一改以往矿产企业的定位,大胆转型做现代生态农业,成立广西四野牧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现代生态肉牛业全产业链,专注生态肉牛繁育养殖、非粮饲草饲料加工供应、肉牛屠宰加工与冷链物流,延伸电子商务、农业休闲观光等产业,顺利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西百强民营企业、广西扶贫龙头企业。

如果说转型是潮起,那么打造品牌则是四野牧业风正帆悬的关键一环。企业转型后,四野牧业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健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肉牛养殖标准七大体系145项标准,并牵头制定了广西地方标准《肉牛良种引种与繁育技术规范》。

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打造,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品改站等科研院所合作攻关改良本地黄牛,培育出适应本地环境大型化、商品化的地方品种“青秀岭南牛”,每头“岭南牛”比本地黄牛增重400斤以上。

四野牧业成功注册培育52项专利、商标,其中“岭南牛”商标在2021年度广西企业品牌活动中估值10.8亿元,位列广西品牌价值榜第49名。通过品种优化和品牌附加,农户养殖一头“岭南牛”同比增收超8000元。

企业积极推进“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养殖“岭南牛”存栏超3万头。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化+农户”的肉牛养殖模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防疫、统一配方、统一饲喂、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服务和管理,带动周边农户开展标准化养殖,6000多位养殖户(其中贫困户2000余人)参训,养殖户人均收入19565元。

稳增收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销路难题,几乎是大部分农企都要过的一关,四野牧业也不例外。

对此,公司始终把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紧密结合起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长期的秸秆和肉牛订单收购协议,按照150-450元每吨的价格收购甘蔗尾叶、玉米秆、干稻草等秸秆,按照活畜市场当日成交价格保底收购农户养殖的肉牛。

四野牧业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与内蒙古科尔沁牛业、北京国科诚泰、北京龙牧控股、湖南唐人神、广西东亚糖业等公司共同搭建流通平台,整合全国市场资源,建立高融合、跨行业、跨地域的产业联合体。

据统计,2021年,四野牧业回收加工秸秆50.5万吨,当地农民增收近1.2亿元;通过天等县肉牛交易市场年回收农户肉牛超6万头,销售额近12亿元。

与此同时,企业激发农户主动性,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主动参与扶贫事业和产业振兴,先后在青秀区刘圩镇那床、那度村兴建脱贫攻坚肉牛养殖小区,在天等县天等镇宏魁村建设扶贫车间。群众以土地使用权、资金投资、专业技术等方式积极主动参与肉牛产业,股份合作联结机制激发农户主动性,带动农户共同富裕。百色市田林县旧州镇那度村、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那床村223户贫困户每年可以领取每户4000元的养殖分红款。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发放分红款318.2万元,累计发放村级集体经济资金232万元。公司每年通过劳务外包,带动农户2200余人直接参与肉牛产业。

四野牧业联农带农建立的高融合、跨行业、跨地域的产业联合体,破解了广西肉牛产业发展瓶颈,让农民充分分享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收益。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并实现持续增收,铺就了一条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的致富路。(记者李运涛)

关键词: 乡村振兴致富路 四野牧业 注册专利 电子商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