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她不断学习垃圾分类小知识,每天进行分类;在村里,她身体力行,给邻居热心介绍垃圾堆肥处理的好处;在各个社区里,她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宣传活动,宣传自身经验,提高居民的分类参与感,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三年来,江玉英身体力行,积极争做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今年64岁的江玉英,居住在黄州区路口镇路口村,邻居们对她的评价都是热心、认真、环保。今年,她被评选为湖北省生活垃圾分类达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出生农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所以我就是用实际行动,去带动别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
(相关资料图)
三年前,江玉英得知市区在推行垃圾分类,便主动申请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在生活中她不断学习垃圾分类小知识,每天在家进行分类。邻居对此感到不理解:“垃圾分类这么麻烦难做,你折腾它是为什么?”
每每听到这种话,江玉英就笑眯眯地带着邻居去自家菜地里瞧瞧。原来,她在自己的菜地里设置了厨余垃圾堆肥桶,将每天分类的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并将堆好的肥料用于菜地。不仅分类出来的垃圾变成了有用的资源,种出来的蔬菜也实现了“零污染”,家人吃得放心,也吃得开心。
邻居被江玉英垃圾分类的成果打动了,垃圾居然能变成免费的肥料,也纷纷开始效仿,进行垃圾分类。江玉英趁热打铁,在村里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跳广场舞时、村里组织活动时、节假日大家聚在一起时,江玉英都会参加,积极和别人交流,为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各项知识,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生活节约的小窍门。渐渐的,邻居们对“垃圾分类”从不懂到懂,从不接受到接受,再到慢慢养成习惯,自觉地垃圾分类。
看到邻居们越来越认可垃圾分类,江玉英宣传也越做越起劲,由点到面,慢慢扩大。她先后在南湖街道、陈策楼镇等地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宣传活动。每逢寒暑假,村里组织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她都会向孩子们介绍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小知识,带领孩子们利用平时家中的生活废品制作形式多样的手工品,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所以我就从生活的点滴中去改变身边人们处理垃圾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起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江玉英说,作为一名垃圾分类宣传的热心人,将继续引导群众走垃圾分类可循环之路,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文明风尚的提升,为黄冈市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张松林 实习生周子涵
7月6日早晨7点,在黄州区三清国际华城东区门口垃圾分类点旁,一位身穿红马甲,头戴遮阳帽的志愿者一边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一边引导市民将厨余垃圾丢进相应的垃圾桶里。
这个人就是宋智荣,她是三清社区的一位居民,也是一名生活垃圾分类达人。
“教别人做好垃圾分类,首先自己要明白如何正确垃圾分类。”宋智荣说,每个小区垃圾分类点都有四个颜色的塑料桶,分别是红色、蓝色、绿色和黑色,分别代表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刚开始,接触垃圾分类知识就是从小区里的‘四色桶’开始的。”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面对记者,宋智荣娓娓道来。为了学懂弄通垃圾分类工作,她一有时间就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力争做一名垃圾分类的行家。
宋智荣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到岗”,在垃圾分类点,耐心细致为居民宣传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和要点。由于站立时间太长,她的小腿总是酸胀不适。
如今的黄州,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居民们的热烈响应,垃圾分类意识也开始养成,但也有一些人不按要求投放,或者远处抛投,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你这样抛垃圾是不对的。垃圾四散撒落,不仅引来蚊蝇,而且影响城市环境。”6月初,一居民几次远丢垃圾,造成垃圾满地,宋智荣连忙上去制止。“这位居民起初还不理解,认为在故意刁难他,很不配合。”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宋智荣都重点关注这位居民,也许是被宋智荣的执著所感动,此后每次丢垃圾总是丢进垃圾桶内。
武汉索克城市运营有限公司黄冈三清国际华城东区项目负责人朱哲表示,宋智荣为居民提供一些实用的垃圾分类技巧和建议,让更多的居民学会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并自觉垃圾分类,也帮助小区提高了颜值。
垃圾分类,久久为功。如今的三清国际华城小区,在宋智荣的引领和感召下,更多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共同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记者刘明振 通讯员潘碧芬 罗惠
(责编:白楚云)关键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一篇: 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
下一篇:最后一页
近日,某运动品牌店铺落地广州东山口商业街区,这里不仅保留着广州现存
记者10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
近日,上海杨浦一个剧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西藏堆谐表演热火朝天。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