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报告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介绍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向。报告还围绕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重点工作做了说明。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报告指出,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报告期内人民银行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实现一季度贷款同比多增,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07.0万亿元,同比增长11.0%,比年初增加8.5万亿元,同比多增4663亿元。贷款利率方面,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70%和4.60%,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10个和0.05个百分点。3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5%,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实现进一步降低。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外部看,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受阻;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屡创数十年新高,正在加快加码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带来新的扰动和溢出效应;全球疫情还在蔓延,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波折和挑战。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近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餐饮、零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转弱,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一些企业出现停产减产,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出现摩擦,经济循环畅通遇到制约。
报告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市场化调整机制推动利率下行
今年4月下旬,六大国有银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这一变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人民银行在本期报告中介绍了变动背后的缘由及深意。
根据报告,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这既维护了银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也有利于引导降低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优化定期存款期限结构,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然而由于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实际执行中,很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自律上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利率有效传导,存款利率难以跟随市场利率变化。因此,今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报告指出,新的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当前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多家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即是新机制运转后的结果。根据最新调研数据,4月最后一周,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
据了解,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
今年3月,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中国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的金融控股公司,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在报告中,人民银行明确,将依法依规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继续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报告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往往体量较大、业务多元、组织架构复杂、风险外溢性比较强,需要从宏观、整体和系统关联的视角对其实施监管,由此成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相关监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坚持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的理念,做好准入管理。非金融企业若实质控制两类及以上金融机构,且所控制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资产规模符合规定情形,应当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二是坚持穿透原则,对股东和股权结构实施监管。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应简单、清晰,可穿透识别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
三是实施并表管理,关注利益冲突、风险集中、风险传染等集团特有风险。推动集团整体及其附属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完善各层级公司治理架构,规范关联交易管理。
四是明确风险隔离要求,在金融控股公司大股东、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以及各附属机构之间建立风险隔离机制,加强“防火墙”建设。
报告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正在以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为契机,摸清家底,推动金融与实业隔离,确保拟设金融控股公司的股东资质合规,确保组织结构、相关制度等符合设立条件。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快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配套细则,稳妥有序推动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审批,并对经批准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持续监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金融控股集团稳健经营。(实习记者 许予朋)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上一篇: 各商业银行打造零售银行“新生态” 建立以科技为驱动的新型增长模式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
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如今的零售银行江湖风起云涌,竞争更趋激烈。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是一个对产品、服务、渠道乃至客户管理等诸多要素
近日,农业银行印发《做好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施个贷业务关怀
服务群众无小事。日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全面投产上线,标志着邮储银行核心科技能力的蝶变升级,将有效赋能转型发展
中银三星人寿日前对外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情况。业绩数据显示,中银三星人寿2021年实现净利润1 34亿元,同比增长100 07%;总规模保费177 6亿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2022年5月,太平洋产险积极主动响应监管,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和体系化能力建设要求,面向全司各级
日前,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支持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参保企业应对疫情进一步助企纾困的若干措施》,结合安责险承保机构具体举措,明确了
海里的草能上保险,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成真了。5月7日,山东威海荣成市东楮岛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威兴奋地说。他们村100亩的连片海草,投保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挂牌的14家保险中介公司中,除了山东怡富保险代理股份
中国的老龄人口规模正在加速扩大,人口流动总量大幅扩增,助推家庭小型化趋势不断强化,这导致各类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日益高涨;与此对应
5月6日,中国华融发布关于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融消金)股权转让项目完成的公告。截至该公告日,中国华融不再持有华融消金股
百万医疗的诞生,有效解决了部分人群的就医保障,但仍有一部分非标体(也就是常说的带病体)人群无法享受。近日,一款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非
近期,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圆心科技)再度向港交所递表,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圆心科技是保险科技公司圆心惠保的控股母公司
在基金代销市场,券商、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三足鼎立,其中,银行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但是2022年一季度,受市场下行冲击,银行代销的股票
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2022年一季度业绩已全部披露完毕。《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的货币政策持续引导下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特别是居家养老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
4月26日,广汽传祺正式发布电气化战略下全新混动技术品牌名称——钜浪混动。钜浪混动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分别是正向自研的GMC双电机串...
5月7日,全球首款电动豪华旗舰MPV岚图梦想家在武汉正式上市,七座版售价36 99~43 99万元,私人定制版售价63 99万元起,用户可通过岚图汽车A
悠悠茶香韵,寄与爱茶人。日前,在绍兴新昌县中国茶市及乡间茶地,茶农们忙得热火朝天,一筐筐新鲜翠绿的茶青被采下收集,淡淡的茶叶清香沁
看不见摸不着的碳,通过精密的大数据分析,也能变得有迹可循、有径可管。近日,海康威视正式推出双碳大脑,辅助相关部门宏观决策,有目的、
今年2月份以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商务、工信、海关、海事、边检以及辖区政府,坚决落实省、市决策部署,...
根据《安徽中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通告》,发行人和本次发行的保荐机...
根据《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通告》,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