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财经 >
  • 政企携手让垃圾“变废为宝”

    2021-03-30 11:28:51 来源: 工人日报

从源头抓起,也在末端处置发力,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程分类模式

企业探路垃圾分类“全链条”处理

不断加大自主科技攻关力度,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物流转运、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进行科技研发和顶层规划设计,通过投入新设备和革新处理技术,推动生活垃圾“绿色”转化,探索循环经济新路子。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田间地头蔬果长势正好,不时有村民拎着垃圾袋走向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完毕后,村民掏出一张银行卡大小的卡片,在一旁的机器上刷卡积分……这是记者日前在重庆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西山村看到的一幕。

“从去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现在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了。”西山村村民彭俊凤告诉记者,她是村里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每天早晚都会到分类投放点,指导村民分门别类的投放垃圾,现在很多村民已经养成了分类惯,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已经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483个,众多具备垃圾处理能力的企业纷纷进驻乡村,探索循环经济新路子,不仅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贡献力量,也为企业发展带来好“钱景”。

政企携手让垃圾“变废为宝”

“去年年底,我们村里的生活垃圾就全部交给重庆益渝节能环保科技公司处理。”西山村党支部书记沈建告诉记者,该公司除了负责垃圾转运外,还派遣了几名巡检员给村民指导垃圾分类工作。

记者了解到,益渝公司为重庆市环卫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该公司去年11月与重庆中梁山街道签订了垃圾分类处理协议,街道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支付一定的服务经费,并对其服务成效进行考核,益渝公司则负责处理中梁山街道辖区的生活垃圾以及投放点的建设。

据益渝公司西山村垃圾分类巡检员廖政东介绍,公司进入西山村后,除了开展诸如投放点的设施建设工作外,还派人配合村委会到村民家中宣传指导,让村民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惯,此后公司会将垃圾转运并根据不同的类别,分送至不同的处理厂。

“例如,公司把餐厨垃圾转运至垃圾处理厂后,经过有机物水解等程序,使其生成沼气用来发电,剩下的残渣则会进行堆肥处理,生成有机肥料。”重庆市环卫集团科技装备部经理柴福良说,1吨餐厨垃圾便可以产生80方沼气,目前集团用电全来源于沼气发电,有机肥料则用于园林施肥。

此外,针对农村大量存在的废旧农膜,该集团回收后,一方面通过化学还原使其成为燃料,另一方面通过物理手段,使其颗粒化,变身为再生塑料,再通过对外销售为企业带来收益。

记者注意到,和西山村一样,重庆已建成的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中,大部分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比如,重庆忠县投资9000万元引进了海螺水泥公司的CKK(水泥窑焚烧城市垃圾技术)垃圾焚烧系统,建成了可日处理200吨生活垃圾和80吨城市污泥的生产线。该项目现在每天可以“吞”下200吨生活垃圾,却能“吐”出10吨水泥粉料。得益于这种政企合作的模式,忠县农村垃圾分类逐渐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科研先行提升经济效益

“虽然我们的CKK项目能将生活垃圾转化成水泥粉料,但是却要增加多项工艺和成本,才能生产出合格的水泥。”重庆海螺水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这项技术对于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有很大好处,但现阶段还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该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公司的科研团队通过实验,不断调整生产水泥的工艺以及配料比例和成分。“我们通过科研攻关,加上政府的资金补贴,与项目开始之初相较,成本已经降低了很多,公司还将持续进行攻关工作,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城乡垃圾处理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比较分散,运输成本较高等痛点,重庆环卫集团则通过全力与重庆各区县合作,在重庆全市范围构建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清洁运输智慧化网络物流系统。

记者在该集团建设的夏家坝智慧固废物流转运港看见,垃圾转运处理过程中启用了门式起重机,通过“箱箱”对接接驳联运,一次转运站竖式压缩后的进站垃圾不用再进行卸料压缩,避免了污水四溢、污染环境、病菌传播等问题,开创了生活垃圾物流转运新模式。

10年来,我们不断加大自主科技攻关力度,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物流转运、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进行科技研发和顶层规划设计,并结合重庆山城特点,创造构建了生活垃圾分类前端收集、一次运输、二次转运智慧化网络物流系统,着力在设施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污染防控,管理手段智慧化方面开展科技攻关工作。”柴福良介绍,环卫集团采用的竖式压缩、一车两箱、接驳联运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可减少人工作业、人员聚集,实现自动化转运,不仅节约了转运成本,也提高了利用率,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

“全链条”亮招

当前,在农村,垃圾分类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少进驻乡村的环保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不断改进运营模式,构建从源头到末端“全链条”式的处理模式。

“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时,会到村民家里按照市场价格或者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诸如纸壳、矿泉水瓶等可回收物。”柴福良说,公司派到村里的巡检员,还可以从源头上帮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惯,并在分类投放时进行把关,提高分类质量,这样就减少了末端处置时的分拣工作量,也能节约部分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

记者了解到,重庆市环卫集团处置垃圾从源头抓起的同时,也在垃圾末端处置能力上持续发力。

据介绍,该集团利用在黔江、涪陵等区县已建成的厨余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周边区县农村的生活垃圾,既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运输成本,也可以使分散的垃圾集中起来,通过投入新设备和革新处理技术,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绿色”转化。

“我们正在探索从农村垃圾分类的源头到运输再到末端处置的道路,总体思路就是,先把路走通,然后在考虑经济效益。”柴福良坦言,目前,该集团的这种“全链条”处置模式,已经收到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使集团旗下各子公司、垃圾处理厂等在处置乡村生活垃圾时,发挥各自优势,最终走出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记者 黄仕强)

关键词: 政企携手 垃圾 变废为宝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