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财经 >
  • 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22-04-07 11:26:55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地方实践出了成果

10多年来,在全国两会上,为行业协会商会立法的呼声多次出现。

2012年3月,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全国工商联提出,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形态的多元变化给社会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使行业协会商会更好地在中央决策和法律框架下健康有序发展,加快促进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和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和行为,维护行业协会、商会的权益,确定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建议尽快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法。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陈爱莲、胡季强等61位代表提出两件议案,建议制定行业协会商会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再次提出商会立法的提案。何文波委员也带来了《实质性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立法的提案》,何文波提出,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应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通过立法实现政府对协会商会依法管理;二是通过立法实现协会商会依法开展活动;三是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对协会商会的监督管理。

全国层面的呼吁与地方层面的立法实践正在形成呼应。2016年,《贵州省商会发展促进条例》列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调研类法规项目。2019年7月26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商会条例》,这是省级人大制定的首部商会条例,并于当年度的10月1日执行。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刘明平曾经分析指出,《安徽省商会条例》的主要亮点有:规定工商联是所属商会业务主管单位,对所属商会登记初审的法定职能;要求商会成立党组织;商会要面向基层延伸,包括乡镇商会、街道商会、园区商会等;要求商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协同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行业标准时要征求商会的意见;商会应当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加强商会调解组织建设等。

据了解,在安徽省工商联的建议下,安徽省人大专门向全国人大财经委汇报安徽商会地方立法情况,全国人大财经委对此项立法表示肯定,建议深入调研,先行先试。

发挥工商联的作用

目前,我国商会组织达10万余家。商会具有会员众多、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是联系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桥梁纽带,在服务会员发展、强化行业自律、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参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行业协会商会立法进程中,工商联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党中央交给工商联的政治任务,也是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的目标要求。今年1月29日,"全国工商联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所属商会改革发展,着力提升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

多年来,作为"民营经济人士之家",工商联系统利用自身优势,持续不断开展调研,持续不断关注国家层面的商会协会立法进程。2015年,全国人大财经委与全国工商联曾共同组建起草组,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法草案起草工作。而地方层面商会立法的安徽实践,其实也是在安徽省工商联积极推动下实现的。

今年,全国工商联的团体提案指出,在实践中,商会领域仍然存在注册登记难、发展布局不合理、职责定位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活力和作用不彰、退出机制不畅以及管理失范等问题,这些都与我国至今没有专门的商会法密切相关。

提案还提到,调研得知,各地党政部门、商会和民营企业普遍希望尽快制定商会法,对商会职能、组织结构、行为规范等作出规定,充分发挥法治对商会发展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实现商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更好地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有理由相信,全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的立法破题已为时不远,值得我们拭目以待。(吴志红)

关键词: 行业协会 立法工作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